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成立于1922年,是我国最早的皮肤性病学科之一,首任主任Chester N.Frazier(傅瑞思),此外我国皮肤科知名医师穆瑞五、胡传揆、秦作梁、曹松年、卞学鑑、李家耿、王光超等均曾在此工作。解放后由我国皮肤性病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皮肤性病学家、一级教授李洪迥担任科主任。经过近一个世纪来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为我国的皮肤性病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于2002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是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生培养点,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
在学术带头人晋红中教授带领下,科室近年来队伍不断壮大,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取得突出的成绩,已成长为拥有自身免疫性大疱病、银屑病、性传播疾病、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组织病理诊断等多个诊疗中心,涵盖急诊、病房及实验室的大型学科,定期派驻医师前往澳门离岛分院工作,并与北京市第六医院共建医疗联合体。皮肤科积极开展多项诊疗新项目,如皮肤镜、皮肤超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诊断、皮肤外科Mohs显微描记手术、微创腋臭手术、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等。此外,以皮肤科为发起科室,组建了恶性皮肤肿瘤/黑色素瘤和皮肤淋巴瘤MDT团队,致力于为皮肤肿瘤患者,制定最先进全面的治疗方案。多年来,皮肤科始终延续每周科主任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的优良传统,为来自全国的疑难重症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诊断及治疗。组建中国罕见病联盟皮肤罕见病专业委员会。2024年起担任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专业基地主委单位。2021-2024年度中国医院STEM专科排行榜连续四年排名第三。
团队亚专业学组深入科研工作,近年来在反常性痤疮、自身免疫性大疱病、性传播疾病、银屑病、蕈样肉芽肿的发病机制、罕见病的诊断等多个方向取得突破。学术论文经常发表于《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及《British Journal Dermat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等数个科研项目。主持米尔斯坦亚美医学基金会科研基金、国际抗癌联盟科研基金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近年来,团队研究成果荣获多项重要科技奖项,包括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以及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重要科技奖项。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
皮肤科每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名,承担协和医大八年制教学任务。皮肤性病学系教学团队在晋红中系主任带领下,精益求精、力求创新,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承担多项教学改革项目。2024年成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专业基地主委单位,基地成功培养数十名优秀住院医,输送到全国各地。团队除完成自身规培任务外,还派出讲者赴全国宣传经验,积极推动皮肤科规范化培训在全国的开展。团队先后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创新团队奖等多个教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