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2016-09-09 10:26来源:未知 作者:-1 点击:
次 |
黑土稻场上飘扬的党旗——记通河县清河镇清河村党员邓磊
一、背景
2000年,大学毕业的邓磊,入职一家农资企业负责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工作,成为一名企业白领。2008年,有着6年农资经销商生涯的邓磊,辞去了发展不错的工作,回到家乡创建了通河县五谷信合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合作经营,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五谷信合被中华合作时报、北方时报、龙江英杰杂志、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等省内、国内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邓磊本人也多次获评县优秀政协委员、优秀共产党员、县十大模范先锋党员等荣誉称号。
二、做法
一是回乡创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不甘平庸的邓磊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发展不错的农资经销工作,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家乡,注册成立了通河县五谷信合农民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创办之初,只有十几户成员,他走东家、串西家,宣传政策,算经济账,吸引村民加入合作社。为经营好刚成立的合作社,他从水稻购种开始,就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深入水稻生产的地块进行技术指导。春季购买化肥天下大雨,雇不着装卸工,他就带着成员冒雨一起御车;成员集中扣大棚,他带领技术人员挨棚查看苗情。正是凭着这样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当年秋收的时候,合作社的十几户成员每亩地的收入要比其他农户提高10%以上,这让其他农户看到效益,纷纷报名入社。就这样,通过几年的发展,到2015年底五谷信合已发展会员612户,入社农户户均增收均超过6000元。
五谷信合农民水稻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
二是科学发展,发展壮大合作社。通河是水稻生产大县,但整体效益不高。经过反复的调研论证,邓磊认为通河水稻生产要科技化,更要市场化。为此,邓磊与省农科院及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进行了校社共建,依靠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大力开展“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前氮后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连片育苗大棚展示”、“有机水稻栽培”等科学试验项目。同时,推行统一进行产前、产中农业科技培训,统一采购生产资料并配送到户,统一进行农事活动,统一田间指导及全程跟踪服务,统一销售农产品的“五统一生产模式”,使合作社成员的产量都高于其它农户5%—9%左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产量上来了,销售又成了邓磊的一个难题。为了推介自己的优质大米,他创建了“黑土稻场”大米品牌,每到一个地方或者参加一次博览会,他都现场焖制米饭,让当地人们尝尝这片黑土地的味道。凭着一股子韧劲,“黑土稻场”大米除在本省畅销外,还打入北京、山东、上海等市场,并深受消费者喜爱。更重要的是,五谷信合打通从种植到销售、从农民到消费者、从土地到餐桌的稻米产业链,增强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业产值。

“黑土稻场”品牌星期饭
三是成立组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邓磊常说:“我办合作社,不光要富己,更要帮民富民,因为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只有跟着党走,才能走的更稳、更远。”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品牌的叫响,效益的提升,五谷信合成为了当地知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许多农户主动提出加入合作社,但邓磊认为合作社的壮大需要更为牢固的根基,需要市场的保障,在合作组织起步发展阶段首要做到的就是巩固市场链条,不宜急于求成。但他从未拒绝户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贫困户的入社要求,如今五谷信合600多户入社农户当中就近有150多户人均不足3000元的农户。他说:“要为那些贫困户农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因为我是党员。”同时他还将社内所有党员组织起来,实施了对社内的贫困户的包扶工作,使一大批贫困农户迅速脱贫致富。

合作社种植能手表彰大会
三、效果
经过几年的发展,五谷信合发展壮大成为黑龙江省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超过千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600余户,户均增收6000元,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致富的信心。
一是维护了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农民党员,邓磊带领五谷信合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邓磊觉得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合作社才能越走越高、越走越远。2012年7月,中共清河镇五谷信合优质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成立了,这是通河县第一个在农民合作组织中成立的党支部。邓磊以一名农民党员的身份,赢得了越来越多村民的信任与支持,维护了党在群众中良好的形象。

邓磊被评为县级“十大先锋”党员
二是促进村民增收、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合作社的带动,600多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平均每户增收6000元,人均增收2000元。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带地入社,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一部分村民留在合作社打工,另一部则出门务工,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收入的提高,增强了村民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平时农闲喝小酒、打麻将的不正风气得到了改观,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启示
一名普通的农民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践行了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引导,离不开惠农政策的扶持,更离不开广大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劲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一是党员引领带动,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领会惠民政策快、理解文件精神深的优势,积极培养他们当好政策宣传员,及时让党的富民政策传播到群众中,把广大群众的心思凝聚到加快发展上。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把党员发展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让党员先富起来,积累成功经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建强基层党组织,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继续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镇村两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增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坚持自力更生与政策扶持相结合,根据村级实际分阶段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用好用活用足上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进一步搞好新农村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是农民增收致富,使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帮扶农民增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要集中做好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民增收空间,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施对口帮扶工程、帮助低收入群体,建立稳定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