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当前,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人口大量聚集,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区面临家事难管、民事难议、公事难理等诸多问题。郑州市通过探索实施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社区事务大家议、大家定、大家评,实现了社区民主科学决策的闭环式运行,走出“党组织领导、各方联动、群众拍板”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新路子。
小区下水管网堵塞引发居民不满、停车费上涨导致业主抗议、商户噪音污染屡遭群众投诉……过去社区每天要处理类似的大大小小纠纷数十起,各方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各说各有理,社区常常处于“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特别是在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人口大量聚集、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化解各类矛盾,实现求同存异呢?郑州市的答案是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征求社区建设意见、社区“两委”提议、相关单位商议、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实现“社区事务大家议、民主决策大家定、决策成效大家评”。
2014年以来,郑州市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在社区探索推进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引领的民主科学决策。全市701个社区共协商解决各类事项58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一大批典型事例受到群众点赞。“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已经成为察民情、连民心、聚民智、解民忧最直接、最管用的方法,激发了社区民主自治正能量。
如何让群众需求“浮出水面”?
摸排分析征意见
实现民主科学决策,首先要了解群众需求,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保证群众有足够的发言权。郑州市将征求群众意见作为常态化、基础性工作,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楼栋长、网格长、楼院党小组、“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驻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等力量,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置征求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楼院管理、设施改造、环境优化、文明创建等社区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建立民情分析会制度,定期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综合研判,提出初步意见。
能够纳入“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内容有: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居民自我管理服务章程、制度的制订和修改;重要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制定;国家和上级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部署在本社区的落实方案;社区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的兴办及筹资筹劳、建设承包;政府下拨和社会捐赠给本社区的救灾、救济、扶贫、助残款物的分配发放;居民意见较为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其他应纳入决策的重要事项。
在各社区,都有一本厚厚的《民情日志》,记录着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征求到的群众反映的问题。惠济区同乐社区网格长陈朝丽说:“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有业主把废弃自行车、生活垃圾堆放在消防通道上,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便把这些记录了下来。”管城区代书胡同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思说:“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到一些家长对孩子放学后的教育管理问题很头疼,我们办起了四点半课堂。”
怎么把事办好?
“三议”决策共商议
社区民主自治,不仅仅要会发现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能解决问题。“有的社区干部认为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管理机构,有些事情不是不想办,确实是有心无力,无能为力。”金水区经八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华说,“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目的就是要促进工作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权力下放,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凝聚合力。”
郑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在探索中逐步理顺决策流程:即社区“两委”提议、相关单位商议、居民代表会议决议。根据社区实际需要,结合收集到的社情民意,社区“两委”集体研究形成提议,上报街道党工委审定并分类处置。需要社区与驻区单位协商解决的,由社区党组织召集相关单位进行协商;需要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由街道党工委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研究;需区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牵头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社区事务会商会议,对所提议题进行可行性研讨,形成商议意见,最终由社区党组织召开社区党员和居民代表会议,对决议提案进行民主表决,形成民主决议。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根据工作职责请求有关部门予以协助,并向社区党组织反馈结果。
为规范运行,郑州市设计制作了流程图,印制注意事项,配套区、街道、社区三级会商制度,为工作法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
上街区济源路86号院居民2010年就要求对地下供水管道进行改造。工作法推行后,淮北社区第一次民主决策就是这个议题。目前,小区供水管道已全面升级,居民彻底摆脱了吃水难的问题,饮上了甘甜的丹江水。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云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以前社区事务经常‘体内循环’,想干又干不成。现在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帮着办,有啥问题都能解决。”社区居民韩远明也有感而发:“运用工作法,没想到一下子就解决了几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看来,这个法儿就是管用。”
事办得怎么样?
公开公示严监督
定下来的事情办得怎么样,这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郑州市要求各社区利用公开栏、微信公众号、决议告知单等对决议内容、实施情况和完成结果进行公开公示,第一时间告知群众,接受社区党员、居民和监督委员会的监督。
“其实,仅仅公开是不够的,更根本的是要赋予群众更多的话语权。事情办得怎么样,群众才最有发言权。”中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春晓说,“我们将社区民主决策事项完成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民主评议的主要内容,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有了这条‘硬杠杠’,社区干部必然会操真心、尽全责,群众关心的实事、难事必然能够有效落实。”
二七区陇海社区经决议对小区内的道路进行硬化改造,资金由政府、居民共同承担。项目启动后,社区老党员自发成立的党员评议团全程监督工程建设,每周通报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进度。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路面硬化工程全面完工,共使用资金6万元,居民都很满意。评议团老党员张力修说:“成立党员评议团不是为了‘挑刺’,而是推动社区更好地发展。只要社区好,大家就都好。”
办事效率高,秘诀是什么?
党组织引领落实处
“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精髓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发扬民主、群策群力、依法办事。许多社区党组织书记明显感到,基层党组织通过牵头把关议题、组织各级协商、开展民主评议等方式,对民主决策进行引领。同样是解决问题,但能够调动各方资源,变“自以为是”为民主决策,变“体内循环”为各方协同,变“自我良好”为群众评价,汇聚了民智,形成了合力。
党组织引领体现在对社区基础建设的大力支持上。为调动社区干事热情,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郑州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活动”,全市520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到社区报到服务,听取群众意见,参与民主决策,监督决策落实。在全市建立社区党建经费、行政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三位一体”的经费保障制度,每年每个社区可支配经费达40万元,确保社区有钱办事。该市还成立近百个社区决策服务团,为社区事务决策提供政策、法律、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保证了科学办事。
“‘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群众能够自主、理性的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学会了认同集体决策,正确反映自己的诉求,居民逐渐有了‘当家’的感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管理有了思路,决策有了底气,工作有了抓手,服务有了目标,有效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二七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侯宛林对工作法的成效深有感触。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郑州市委组织部提供)

二七区大学路街道康桥华城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介绍拟决策事项。

管城区北下街街道代书胡同社区书记陈思(右一)征求少数民族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意见。

上街区新安路街道朝阳社区组织委员张秋红(中)现场入户征集群众意见。

管城区紫荆山南路街道西堡社区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