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富乡邻——记延寿县安山乡金平村党员李洪娟
一、背景
李洪娟,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用朴实、坚毅、执著和智慧,谱写了女人与养殖、真情与无私、赤诚与奉献的动人诗篇;一个平凡的农民党员,成为延寿县农村党员队伍巾帼创业的先进典范,站好“八个先锋岗”群体中一面的鲜红招展的旗帜。
二、做法
(一)与鸡共舞的日子。已逾不惑之年的李洪娟,是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在她心中,一早就立志要做个拼搏进取、干事创业的人,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经过市场考察和专家指导,李洪娟在自家附近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简易大棚,开始了“闻鸡起舞”的生活。由于经验不足,鸡雏成活率低,产蛋量少,又没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几年下来不但没赚到一分钱,还欠下了不少“饥荒”。家人和亲朋都劝她放弃,但李洪娟没有气馁、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把鸡养成功的决心。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李洪娟先后多次到外地先进场家进行考察,还购进了电脑和养殖书籍进行自学,终于掌握了一套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市场营销本领。
十年前,李洪娟借了20多万元,从山东烟台以每只40多元的价格空运回5000只肉种蛋鸡。为了把鸡养好,李洪娟是全家总动员,爱人和孩子一起照看着养鸡场。雏鸡刚进棚时,室内的温度要达到30度以上,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就不能通风,而5000只鸡每天都要清理,室内的气味简直让人受不了,这对于年轻的李洪娟更是难以承受,每次她都要硬着头皮进去打扫。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最难养的便是幼鸡了。每天早上起床后,李洪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鸡圈里的饲料和水够不够,看看鸡粪有没异常,如果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就要给它们熬姜开水和黄糖水等,有时候一晚上要起来观察好几次。幼鸡本身抵抗力就很差,正好赶上一次病,一半的鸡得了风寒,这可急坏了第一次养鸡的李洪娟,她连夜去买药、打疫苗,每一样都是她亲力亲为,最后小鸡的病好了,她却瘦了一圈。在延寿县安山乡金平村,每当人们提起李洪娟,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女人不怕苦、不怕累,真不简单!”

(二)巾帼创业的先锋。通过科学饲养,每只鸡年产蛋量都达到了150枚以上,当年即实现纯收入100多万元,不仅还上了全部外债,腰包里还有了盈余。次年,她追加投入扩大养殖规模,又赚了150多万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富了不算富,要积极带动周围的乡亲们都来从事养鸡业,帮助他们发家致富,这不仅是自己的一种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这是李洪娟在站好“八个先锋岗”岗位日记中记录的一段话。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她热心帮助周围的养鸡户和有志于养鸡的农民兄弟姐妹,无论在饲养和防疫上遇到什么问题,李洪娟都会毫无保留地解答,并现场指导传授养殖技术。养殖户段世杰刚刚建设鸡舍时,不懂技术,又缺少资金,李洪娟主动借款2万元,全程进行指导服务。没钱购买饲料喂养时,李洪娟又积极联系帮助购买玉米,先后两次为其垫付了近万元的饲料款。养殖户王勇因无钱购买饲料粉碎机,她就将自家的机器借给他,一用就是两年。一次深夜,风机不转了,这可急坏了王勇一家人,如果通风不畅,将会导致高温死鸡,还会引发各种疾病。李洪娟和爱人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及时赶到现场将故障排除了。一次,几家养殖户从山东订购了7000只鸡雏,李洪娟和爱人连续往返三个昼夜,到哈尔滨机场帮助接运,并利用两天时间对这些鸡雏进行疫苗注射,回家后已经是筋疲力尽。多年来,李洪娟通过帮引雏鸡、传授防疫防病技术、联系销售蛋、鸡等渠道,带动了周边群众发了“养鸡财”,圆了“致富梦”。

(三)养殖大户的梦想。“要做就做现代化的养殖大户。”这是李洪娟一直的梦想。为了推动金平村肉鸡养殖业,李红娟联合周边养殖户成立了延寿县金平兴盛养殖合作社,走集畜禽产品销售、加工、冷藏于一体的产业化之路,并在省内外市场上建立了一些长期客户,赢得了良好信誉。
李洪娟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兑现了当初的诺言,赢得了组织上和村民们的认可。“创业明星”、“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创业先进个人”、“致富女能手”、“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标兵,“三八红旗手”、 站好“八个先锋岗”标兵……一个个闪光的荣誉,真实记录了她勤劳智慧、赤诚奉献的坚实足迹。但她并未满足现状,而是把眼光看得更远了,把目标定得更高了。如今,在乡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李洪娟的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现有彩钢大棚56栋,新建现代化孵化场1座,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厂房3700平方米,孵化设备15套,年孵化能力400万羽,带动延寿、尚志、呼兰、牡丹江、宁安等地的养殖户100多家,为本地解决50人劳动力就业,同时为养殖户提供帮扶资金120多万元,使全村以土地为主,靠天吃饭的问题得到全面改变。

三、效果
李洪娟时刻牢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无论是在支持养殖户的发展上,还是在关心贫困村民的生活上,有求必应,从不“吝啬”:贾喜才翻盖新房借助2万元;远在河北唐山打工的王明两个孩子上大学汇去5万元;家住辽宁朝阳的饲养员小陈母亲患病住院资助1200元……平时的100元、200元更是记不清了。几年来,李洪娟借助村民们的金额累计达20多万元,无偿捐赠的就有2万余元。如今,大部分村民的借款虽已还清,但李洪娟的善举却仍在延续。
(一)坚定了理想信念,塑造了党员良好形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洪娟同志以“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为自己的人生格言,特别是在站好“八个先锋岗”活动中,她积极领岗践诺,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二)践行了创业誓言,服务了党员群众。“拼着命也要带领村民致富”这就是李洪娟的创业初衷。李洪娟在全乡带头发展起了肉种蛋鸡养殖,吃过苦、赔过钱,但在困难面前,她没有服输、停步,经过几年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并影响和带动身边党员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效益,使全村以土地为主,靠天吃饭的问题得到全面改变。
(三)扶持了弱势群体,获得了表彰奖励。李洪娟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帮扶弱势群体。几年来,先后使30多户农民从致富无门到成为年收入上万元的养鸡专业户,使18户养鸡专业户发展壮大了鸡场规模,每年出栏50多万只肉鸡,纯收入达300多万元。并为23名残疾人员、贫困人员提供就业打工机会,使村民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李洪娟带领群众合作致富、帮危济困的事迹,早已是名闻全县,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奖励。2012年,她光荣地当选为省人大代表,成为了延寿县农村党员队伍领富带富的先进典范。
四、启示
巾帼不让须眉。在创业的道路上,女人不是弱者,李洪娟在养殖致富的广阔天地里,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人们心中的巾帼英雄,成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骄傲和自豪。创业需要胆量。只有勤学多思、开拓创新,才能走向成功;只有认真履责,心系百姓,才能彰显党员风采。
(一)党员参与是关键。充分调动党员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在农村党员群众中形成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创业致富热潮。
(二)特色产业是根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找准优势、取长补短,重点发展肉鸡、食用菌等推广难度小,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等优势,推动了特色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技术培训是保障。健全完善农村党员培训机制,以县委党校为载体,适时组织或选派党员参加各种技术培训,聘请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进行专门技术辅导和现场指导,将培训课程从课堂转移到田间地头、产业园区,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把农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远程教育等优势资源,提高党员培训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