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的带头人——记五常市背荫河镇富有村支部书记潘玉文
一、背景

潘玉文同志是农民的儿子,他于1975年高中毕业以后,同年光荣参加了海军,在海军驱逐舰上工作了5年,1980年转业后,当时的党支部书记欣赏当兵的他,任命他为屯长,1983年村长,1986年党支部书记,从此走上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他刚接书记的时候,富有村原有住房凌乱破旧,村中一半以上是老村庄、旧房屋,村内房不成排,路不畅通,汪塘淤积,杂草丛生,土地浪费严重,卫生状况不佳,群众生产生活受很大影响。1997年,富有村开始整顿村容村貌,他带领村党支部和党员,开门纳谏,广集民智,让村民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当家人,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建设美好、和谐、文明、幸福新家园。
二、做法
几年来,潘玉文领导富有村党支部有效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富裕群众、打造乡风文明为目标,采取“支部引领抓建设、乡村美丽靠自觉、行为习惯按民约”的办法,有力地推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一是抓好党建,发挥党核心作用。在村级组织工作中,感到时刻都是群众在看党员,党员在看支部,支部在看支书。为此,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党建、强队伍”的工作思路,从思想、组织、作风上全面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做到带头讲团结,带头讲学习、带头抓落实。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村干部行为,建立了村干部兑标考勤、公开承诺、联系群众、民主生活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管理机制,两委成员个个以身作则、团结一心,以融洽的思想感情促进工作上的墨契配合,以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责任明确的分工,让两委班子真正做到思想上“合意”,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切实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积极营造了创先争优、实干为民的干事氛围。

二是依托党支部优势,支撑增收富民产业。在抓好传统农业的同时,富有村党支部始终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村党支部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突出特色,引导农民群众,全力扶持产业发展。依托地缘、交通优势,组织成立了富有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吸纳会员470户,种植露地菜面积4500亩,年产值2700万元,年创经济效益1000万元,比种植玉米增收5倍以上,社员户均增收2万元。同时,发挥本村木瓦工相对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成立了农民工工会,开展经常性的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富有村常年外出务工农民工600人,季节性务工人员500人,年劳务收入可实现2300万元,外出务工人均增收2万元。通过发展富民产业,富有村2014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了16000元。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有钱了,村党支部才会有向心力和感召力。

三是坚持党支部带动,发挥基层民主。富有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发挥组织优势,依靠“三老”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从示范带动入手,形成完全村民自觉管护的良性机制,彻底改变了过去村屯环境卫生“抓一抓净几天、不抓就是脏乱差”的局面。先把自家整干净。按照“三老带头做示范、村屯保洁靠自觉、行为习惯按民约”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抓环境卫生整治。要求村两委成员和“三老”要在规定的时间让自家的柴草出村、畜禽入圈,粪土和垃圾指定堆放。村两委成员、“三老“的行动极大地影响了广大村民,部分村民也纷纷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大家帮你弄干净。村党支部成立了 “三老”服务队,职责就是宣传村规民约、带头清理环境卫生、督促检查农户的卫生保洁。“三老”服务队深入到一家家一户户宣传检查,把每天的检查结果通过村广播向村民发布。对行动不利、多次劝说没有改进的农户,“三老”服务队亲自帮助清理和打扫。在“三老”服务队的示范带动下,切实把村民引导到村屯环境整治上来。保持村屯总干净。实行家家户户门前“三包五净”,即包绿化美化、包清雪、包垃圾,保持路面净、杖根净、边沟净、树台净、花床净,村民自觉栽花除草,管护绿化树。实现环境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同时,还开展了“谁家院落最干净“评比活动,形成了户比户、家看家,看谁家门前最整洁的氛围。几年来,富有村真正做到了村里没有保洁员,而人人又都是保洁员自觉管护机制。环境的改变也改变了村风民风,现在的富有村大操大办的少了,开展文体活动的多了;打仗斗殴的少了,邻里和谐的多了;赌博耍钱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形成了人人自律、互相促进、共同参与的乡村文明气息。老百姓有了幸福感,村党支部有了光荣感,做为村支部书记也有了自豪感。
三、效果
几年来,他带领党支部带领富有村“两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探索的道路上,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挑战,艰难之际,擎起了让富有村富起来、有秩序的重任。
一是树立了党在基层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三老”服务队的义务劳动,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龙头作用发挥明显。
二是增强了村民创业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富有村通过抓经济,带领村民科学种田,经过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向农民推广棚室种植技术,指导村民面向市场,运用价值规律指导生产,增强了农民的创业致富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使他们很快脱贫致富,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使老百姓尝到了甜头,让老百姓积极低参与到创业致富的道路上来。
三是转变了村民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生产观念。种植棚室菜和陆菜,改变了传统生产观念,优化了产业结构,拓宽了百姓致富道路,增加了农民收入 。
四、启示
他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职责重如山,正是这份对党的事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及对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富有村,变得真正“富有”。
一是通过抓党的建设,很好地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真正让工作有了劲头、事业有了奔头,更让农民群众尝到了甜头。
二是通过全力建设工作制度完善村、工作模式创新村、作用发挥突出村、组织群众满意村、富裕美丽新农村。
三是党员带头,发挥引领作用,带动老百姓积极参与进来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让老百姓真正幸福起来。
|